郑佩佩:回首一笑七十年 人生是演好自己,对自己负责任

符芝瑛访谈郑佩佩 刘江瑞 摄

绘图 沈江江

郑佩佩讲演 刘江瑞 摄

【编者按】

昨天下午,郑佩佩登上鉴真图书馆“扬州讲坛”,主讲“回首一笑七十年”。

郑佩佩是《金燕子》里英姿飒爽的“金燕子”,是《唐伯虎点秋香》里口齿伶俐、神经兮兮的“华夫人”,还是《卧虎藏龙》里诡异的“碧眼狐狸”……这位“武侠影后”从影数十年,奉献出让人难以忘怀的艺术作品。戏外,她的人生经历起起伏伏,却依然坚持着自己。

讲座现场,上海大觉文化执行长符芝瑛访谈郑佩佩。本报今特辑录现场录音,以飨读者。

今天觉得非常荣幸,这是我第四次来到扬州。2012年我来这里参加了佛学的活动。第一次来的时候,有人对我说,在这里进行一次演讲,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当时我65岁,一心想做一名佛光山檀讲师,但是当时因缘未到。大师希望我继续我的演艺事业。那时候如果退出,那就不会有《花儿与少年》,观众也不会有“90后”。每次讲座,观众中就有不少90后,说我和他们的奶奶很像。

新书是送给自己的生日礼物

今年1月6日,是我70岁的生日。1月7日,我从上海赶来扬州,瘦西湖没有收我的门票,因为我已经70岁了,免票了。我的家人从世界各地赶来,虽然只有20个人,但是是从天南海北赶来的。

星云大师在这里讲《心经》,我在这里听了三天。我就想把我的书《擦亮心灯》,转变成简体字,在内地发行。而要把繁体字变成简体字,现在科技很发达,一下子就能完成。可是出版社说,你不能只写这一段,你应该写自己的70年。所以,我就埋头写了3个月,写出一本新书《回首一笑七十年》。不可想象,3个月没有拍戏,接下来就是拍了《幻城》。之前,我把所有的照片都交给了香港电影资料馆,我看到很多老师去世之后,很多资料没有了,觉得很可惜。于是,自己早早作了准备。而到了出书的时候,出版社要和电影资料馆进行沟通,找照片资料,花了很多心血。

出版社最终赶在今年1月6日前,把这本书出版了出来。因为出版社的诚意,我也一路把书带给各地的朋友们。我想,因为这样的因缘,才能来到这里。

我最近接了一部话剧,《在那遥远的星球一粒沙》,借着巡演,也把这本书带到很多地方,北京、成都、广州、杭州等地。

星云大师指引我的方向

大家看我的戏很多,比如《唐伯虎点秋香》,有人不知道我叫郑佩佩,叫我“华夫人”。

我遇到星云大师,与大师结缘于美国洛杉矶西来寺,星云大师在那里建庙,我正好在那里做电视节目,就访问了他,星云大师非常仁慈,他知道在美国,中国人人数不多,电视台生存比较艰辛,他把《星云禅话》给了我去播放。

星云大师赐我法号,叫做普方,希望我普度十方。我人生经历了不少低潮,比如婚姻出现问题,我的电视台宣布破产,内心非常沮丧,我去澳大利亚避难,正好星云大师也在澳大利亚建南天寺。我一见到他,就让他给我剃度出家。但大师说,你尘缘未了,你不能逃避,你应该继续拍戏。我说我都四五十岁了,我还去哪里拍戏?

星云大师让我去香港佛香精舍挂单,我在那里住了2年时间,《唐伯虎点秋香》就是那时候拍的。

那时周星驰拍戏,租了一个仓库,只能晚上开工,晚上六点到第二天早上六点。我住在佛门,我一回家,就和师父们一起做法课,我在师父身上学到很多东西,我相信这是一种因缘。师父们常说,一念之间。很多时候都是一念之间,我从上海前往香港是一念之间,我是上海人,我从1961年过去,我在拍戏最红时,一念之间就嫁人了。拍武打戏,整天打打杀杀,看上去很凶,害怕嫁不出去(笑)。匆匆忙忙把自己嫁出去,一念之间离婚了。所有的事情,都是一念之间。师父说,很多时候需要想一想,想清楚再去做。

放下自己接演“华夫人”

我16岁出道,今年70岁,已经数不清拍了多少部戏了。来这里之前,我还在拍一个电影叫做《逃离现场》,我演了一位变态的母亲。她的女儿被人杀了,她就把别人女儿当成自己女儿。拍戏时,还摔了一跤。其中有些动作戏。我在年轻时,演的都是侠女,年纪大了,就要接受自己,学会放下自己,一个演员最应该放下自己,放下自己才能演华夫人,否则怎么演无厘头的角色?在演《卧虎藏龙》时,李安说,他是我的影迷,想把两代“侠女”放在一起,我和杨紫琼,但是那个角色是反派。演员要注意造型,演员演自己没意思,要演别人才过瘾。

“华夫人”是我重出江湖的时候,我必须放下身段。40多岁了还可扮演玉女吗?不可能,放下,让我去接这个角色。当初他们选我,是因为我会打。“华夫人”开始不需要搞笑,主角巩俐也认为从内地观众的接受程度来看,不能搞笑。开始演的时候,没有那么火,后来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这部剧成为经典了,很多事情都是预料之外的。

“碧眼狐狸”是可怜之人

《卧虎藏龙》中的“碧眼狐狸”一角,我和李安讨论了很久,他认为碧眼狐狸很可怜,她是被社会抛弃的,她记恨在心。她的徒弟又出卖了她,其实她是可怜的人。反派是走心的,我演的时候把可怜的部分放进去。

我做过的行业很多,做过销售员、房地产、送货员、保险员、舞蹈老师、电台DJ,我卖过电视机、碗碟。做DJ,每次录要说20小时的话。每件事都有好处。我做的最差的,就是妻子的角色。我的先生,最后还是不认可我,所以我是不及格的。现在我做好母亲的角色,我希望4个孩子认为我是好母亲。

人生是最好的养分,人生比戏要难,人活的时候,是熬过去的。我们拍戏,等着拍戏,等着等着,一部戏就完了。有了人生经验,就很自如去演那些角色。

录《花儿与少年》很“真”

录《花儿与少年》的时候,有时我们真的没钱吃饭。

起先并不知道具体的节目形式。我想,儿子20岁时,我让他周游世界。我给他100元一天,他活得很好。他能活得很好,我也不差啊。参加节目时,他们问我,要带什么药品?我说不需要。我不认识那些和我一起旅游的人,我去了,也不觉得苦,我的行李非常简单,旅游一定要东西少,怎么简单怎么好。导播还问我,再去一次,还去不去?我说能不能还那么真?

我不懂得如何做妈妈,好在我有4次机会,学如何去做妈妈,也要放下自己,听孩子讲,听他们的需要。他们愿意做什么,我都要支持他们,这是我的责任。母亲要去听儿女心里的话。

拍戏时不带电话,不管多晚,我都回他们的微信,微信是我们最好的沟通工具。无论如何,当你想沟通时,一定是可以沟通的,每年,我们都要做一次旅行,比如来扬州。我们太幸福了,以前的信很慢,现在很快就联系上。

人生是演的自己,对自己负责任

有人说,你回头看这70年,你觉得怎么样,有没有后悔过?我觉得,没有什么可以后悔,人生就是一场戏,演戏是演的别人,人生是演的自己,要对自己负责任。人生比演戏要难多了。我比别人多活好多辈子,因为演了很多戏,我比别人多经历一些,但是我坚持自己,坚持信念。

很小时候,我看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面有一句名言:“当他回首往事时,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是我的座右铭,这样的话,我才说自己这一生没有白活。

我最幸运的是跟着星云大师,他90岁了,我感觉自己赶不上他,他弘法的心从未改变。我第一次跟着他,他去建南天寺,我每天都去三步一拜。他说,每一拜,就要感觉前面就是大雄宝殿。我当时想怎么可能,可是过了几年,大雄宝殿已经矗立在那里了。

所以,发愿是每个人都能做的事情,你要对自己的理想发愿,告诉自己一定会成功。如果你动摇,不是别人动摇,而是你自己动摇。

戏里戏外都希望是“侠女”

人生,每一个敌人都是自己,每一个转折都是自愿。我开始写书的时候,非常痛苦,要写很多很多不开心的往事,但是不翻开这些痛苦,怎么能从中学习到人生真谛。我们常常为没有得到的东西哭泣,你想想自己有很多得到的东西,你应该为此感到庆幸。所以,我不为失去的婚姻悔恨,只是觉得自己不够好。两个人在一起是不容易的事情,每一天我们都要珍惜当下。这是我回顾70年最深的心得。70年,一笑就过去了。

不管是在戏里还是戏外,我都希望自己是“侠女”。很多时候人要以“身”去影响别人,而不是刻板地告诉别人道理。这么多年在电影界,坚持自己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坚持吃苦,坚持说好话,坚持把微笑给大家。微笑就是慈悲。如果你能做到这些,别人就能看到你身上散发的力量。如果有烦恼,我就会去看一场电影。在看电影的这段时间里,世界都在变。没有你,世界仍然要转。

记者 桂国 王鑫(根据现场录音整理,标题为编者所加)

【本报专访】

郑佩佩:人生就是一场修行

很多人都是看着郑佩佩的电影长大的。这位历经星光、饱受磨难的女星洗尽铅华,对岁月报以微笑。昨天,郑佩佩接受了本报专访。

“侠女”学的是舞蹈

在银幕上,人们见到的郑佩佩多是打打杀杀的“打星”。你不会想到,她学的是舞蹈。从上海到香港,十五六岁的郑佩佩随着家人一起到香港投靠舅舅,那是一个内地经济非常困难的年月。

尽管眼前是灯红酒绿,但郑佩佩却一直保持着一份沉静。对于娱乐圈,她坦言,其实这片天地不见得比别的领域浑浊,只是曝光度高而已。

这么多年,郑佩佩一直怀念一个人,那就是著名导演胡金铨。“这是一位我要永远感激的良师,没有胡金铨老师,就没有郑佩佩。”胡金铨明年离开大家20年了,郑佩佩说他“永远是我的老师”。

郑佩佩回忆,当年胡金铨到邵氏公司上课,“我正在和一个演员跳牛郎织女,胡金铨老师觉得我的造型和侠女的造型很接近。”就这样,“侠女”郑佩佩“诞生”了。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

在拍周星驰《唐伯虎点秋香》这部无厘头的电影时,郑佩佩其实正在经历人生的低谷。“当时只要有工作,就很开心。”走过七十年,郑佩佩说,没有起起伏伏就不是人生。人生就是一场修行。

按照现今的流行说法,郑佩佩当年堪称女神。当记者问起时下的“锥子脸”时,她说,这是需要勇气的。她时常因为自己的身体健康而自豪,因为这是父母的馈赠。

虽然已经七十岁,但是郑佩佩的步履依然非常忙碌。电视连续剧《盲约》、电影《逃离现场》都是新作,为了拍片,还受了伤。

已签遗体捐赠协议

对于子女的道路,郑佩佩认为,生命是他们自己的。他们属于他们自己,他们喜欢做的就做。

一部音乐剧可以说是全家总动员,导演、主演是郑佩佩的儿女,至于自己的角色,郑佩佩笑着说“就是一打杂的。”

从《擦亮心灯》到《戏非戏》,再到《卧虎藏龙随笔》,郑佩佩在今年推出《回首一笑七十年》一书之前,已经出过3本书。

奔走在人生旅途上的郑佩佩已然对生命有了更加超然的认知。她已经签了遗体捐赠协议。“如果人走了,他的身体还有价值,那是很有意义的。”郑佩佩说。

记者 桂国 王鑫

郑佩佩:回首一笑七十年 人生是演好自己,对自己负责任
  • 丁柳元:每个角色,我都豁出命去演

    丁柳元 资料图片【走近文艺家】为了还原“江姐”受刑时的真实场景,她不顾导演的强烈反对,要求上刑时动真格的,结果“被梁上的绳子勒到眼球直凸几乎窒息”,“被按进水缸里十几次,呛到肺疼”,“感受到了竹签子敲丁柳元:每个角色,我都豁出命去演

  • 5位被名字“耽误”的女星,个个貌美如花,却有一个很爷们的名

    本文素材来自于网络,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或存在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在娱乐圈,明星们的名字往往是他们事业的一部分,然而,有些女演员却因为名字取得有些男性化而备受忽视,让人觉得有些可惜。以下五位女演员,尽5位被名字“耽误”的女星,个个貌美如花,却有一个很爷们的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