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空间站的首名外国航天员,现已乘坐马斯克飞船到国际空间站上
航天女教头黄伟芬在11月11日发文,称一位欧空局的航天员将成为首批飞往中国国际空间站的外国航天员。
crew-3成员组合照:右一就是毛瑞尔
这位欧空局的航天员名叫毛瑞尔(音译),今年51岁,是一名德国人,也是spacex龙飞船第五次载人任务中的一名成员,目前已到达国际空间站执行任务。
这个毛瑞尔是叶光富的队友,他还有个中文名叫马天,2017年的时候他和一位意大利女宇航员萨曼莎·克里斯托佛蕾蒂一同来到中国进行了两个多星期的训练。
毛瑞尔在中国训练
中欧曾经在2015年5月签订协议,要在载人航天领域展开合作,双方互派航天员参与对方的航天员活动,马天和意大利队友就是代表欧空局参加中国航天员训练的。
我国当时组织的中欧航天员合训任务是海上救生训练任务,地点在山东省烟台市附近海域,任务时长为17天。
马天在采访时候称在中国训练非常开心,中国人很热情,让他有家的感觉。另外马天表示,他和欧洲的队员们都很希望和中国航天合作,希望未来能进入中国的空间站,他们还在苦练中文。
天和号空间站及两艘飞船对接
我国空间站建设实施是从2021年开始,将通过4次神舟飞船、4次天舟飞船及3个舱段,共计11次发射完成。预计2022年完成建设,2023年全尺寸开放(由于长征五号火箭的原因,我国空间站建设比最初计划晚了两年)。
截至目前,我国空间站已经发射了“天和号”核心舱、神舟十二号、神舟十三号、天舟2号及天舟3号,共5次发射。从发射次数上看,空间站项目建设完成已经接近一半,完全按照计划进行。
当前中国空间站状态
我国与联合国外层空间事务办公室近期签署协议,承诺开放中国空间站。世界上任何一个想让航天员进入太空的国家都可以和中国联系,申请乘坐中国飞船进入太空,进入中国的国际空间站。
有网友说,我国空间站是以一己之力建造的,为什么还要和其他国家合作呢?
这种想法就未免太过狭隘了,航天工程是人类的大型工程,不但烧钱,而且牵涉面也很广,未来必然是走向合作的。太空合作就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当前国际空间站状态
通过合作,其实也有很多好处的,包括减轻运行成本、优势互补、技术共享(空间站主要就是进行各种技术试验)、推广中国标准、展示国家软硬实力等。
目前申请参与我国空间站合作的国家有瑞士、波兰、德国、意大利、挪威、法国、西班牙、荷兰、印度、俄罗斯、比利时、肯尼亚、日本、沙特阿拉伯、墨西哥、秘鲁,一共16个国家。
马天进入国际空间站
还有网友担忧,中国空间站允许其他国家宇航员进入,会不会被他们搞破坏?
其实这是网友多想了,能上去的航天员,都是经过严格选拔的,包括背景、心理、技能等。另外空间站几乎每个角落都被摄像头覆盖,想搞破坏也没有那么容易。
黄伟芬的文章最后还说,目前欧空局在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未来几个月内,他们的航天员将在中国模拟仓进行训练,成为首批飞往中国空间站的外国航天员。
航天女教头黄伟芬
随着国际空间站的退役或者商业化,我国空间站将走向世界舞台中央,成为新的国际空间站,展现中国风采和实力!
我国空间站的首名外国航天员,现已乘坐马斯克飞船到国际空间站上